传播好声音

下载
“救”在上城丨“髓缘”筑起60座爱心桥梁!上城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例专题访谈
2025-04-23 14:58:43

华语之声

4月22日晚,上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华语之声传媒举办“爱心共筑生命之桥!上城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例专题访谈”节目。节目邀请到浙江省首位女性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、上城区第6例和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、省残联团委副书记、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团委书记、浙江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康复教师潘克勤,上城区第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超,上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高干做客直播间,三位嘉宾用亲身经历诠释着“髓缘”背后的生命重量。

“说实话,接到第二次通知时既意外又心疼。意外于这份跨越时空的‘髓缘’,心疼那个与病魔抗争的家庭。”作为浙江省首位女性二次捐献者,潘克勤的故事令大家动容。2012年,她为一名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之光;2013年,患者病情反复,她再次坚定捐献。二次捐献的复杂流程——体检、作息调整、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,都被她化作一句轻描淡写:“每当想起受助者家人的期待眼神,所有繁琐都化作坚持的动力。”

从捐献者到“生命护送团队”负责人,潘克勤的身份转变背后,藏着无数动人瞬间。她回忆曾护送一位年轻母亲完成采集,因血管条件不佳,对方毅然选择颈静脉采集。“整整四小时,她的脖子歪向一侧,却始终握着我的手说‘为了孩子,值得’。”

当当被问及捐献过程中最艰难的瞬间,王超表示如何说服最爱我的家人是道难题。回望这段经历,王超将感悟凝结成一句话:“公益不是与家人的对抗,而是带着他们一起成长。”他建议年轻捐献者:“用长辈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科学,用他们认可的方式传递善意。就像教父母用智能手机那样,耐心点,他们终有一天会明白。”

“捐献不是单次善举,而需要持续的温度。”节目中,高干透露上城红会将会每年举办造血干细胞联谊活动,我们要让这杯‘关爱的茶’永远热乎,让公益星火在上城持续燎原。”

扫描下方二维码

即可观看直播回放~

阅读 440